DB2327∕T 098-2024 极早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大兴安岭地区)

ID

ED7393D9165247E5A7A4619FAFECBEF9

文件大小(MB)

0.2

页数:

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 2327/T 098—2024,ICS 65.020.20,CCS B 05 DB2327,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 2327/T 098—2024,极早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2024-09-30 发布2024-10-30 实施,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2327/T 098—2024,I,前 言,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极早熟玉米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书华、杜升伟、孙超、仲伟利、张新、庞启亮、王伟,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请随时与《极早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光辉路207号, 邮编: 165000。电子邮箱:yangshuhua-happy@163.com,电话:,18704572233),以供后期修订时参考,DB 2327/T 098—2024,1,极早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极早熟玉米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生产技术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 部分:禾谷类,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极早熟玉米,生育期间需要≥8 ℃活动积温1900 ℃,生育期为90 d~100 d能够正常成熟收获的玉米,品种类型,3.2 试芽,播种前10 d~15 d 进行发芽测试,测定发芽率,4 产地环境条件,4.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按照,NY/T 5010 规定执行,4.2 整地,以秋整地为主,用机械深翻耙平,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整地后按垄距65 cm 起垄,DB 2327/T 098—2024,2,5 播前准备,5.1 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宜本地种植的极早熟、抗病、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与本地积温相符合且适合机械收获的的玉米良种。目前主要种植品种可以选择克玉17、,CS5101、益农玉209 等,5.2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按GB 4404.1 规定执行,包衣种按GB 15671 的规定执行。种子在大田播种前,进行发芽率测定,发芽率超过90 %,才能达到播种要求,5.3 施肥,肥料的使用按照NY/T 496 规定执行,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选用适宜肥料,满足植株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5.4 底肥,底肥施五氧化二磷70 kg/hm2~100 kg/hm2、氧化钾50 kg/hm2~60 kg/hm2,结合整地作,底肥或者种肥施入,施纯氮100 kg/hm2~120 kg/hm2,其中30 %~40 %作为底肥(种肥),5.5 中耕施肥,在植株叶片展开数为7 叶~9 叶时,结合中耕进行施肥,每公顷追施氮肥总量的60 %~,70 %,追肥部位离植株10 cm~15 cm,深度8 cm~10 cm,施肥后用土覆盖,6 播种,6.1 播期,于5 月中旬开始10 cm 地温稳定大于8 ℃时抢墒播种,6.2 播种方式,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3 cm~5 cm,6.3 播种密度,种植密度以75000 株/hm2~82500 株/hm2 为宜,6.4 种植规格,单株留苗株距18 cm~20 cm,7 田间管理,7.1 杂草防治,7.1.1 农药使用标准,DB 2327/T 098—2024,3,农药使用按照GB/T 8321 规定执行,选择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控制剂量,不可随意增大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使用除草剂避免高温打药,尽量选择,晴天上午10 点前或下午4 点后以及阴天不下雨的全天时间,可充分发挥除草剂药效,7.1.2 化学除草,7.1.2.1 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土壤墒情好,可采用苗前土壤封闭除草,选用玉米苗前除草剂喷施。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时,按照NY/T 18760 规定执行,7.1.2.2 苗后除草,玉米苗后3 叶~5 叶,禾本科杂草3 叶~5 叶,阔叶杂草2 叶~4 叶进行苗后除草,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按照NY/T 1876-2010 规定执行,7.2 查田、补栽,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粉种、烂芽需及时补种,7.3 适时中耕,出苗后进行深松,铲耥三次(叶龄达到3 叶~4 叶时,进行第一次铲耥,叶龄达到6 叶~,7 叶时,进行第二……

……